记者手记:好好活着,才能报答这份爱

汽车 5个月前 阅读:109 评论:0

记者手记:好好活着,才能报答这份爱

  11月28日,我见到杨妞花时,她刚参加完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的二审庭审。法庭外,个子不高的她,在人群包围中更显瘦小,声音有些沙哑。但她扬着脸,毫不怯场。长得漂亮、逻辑清晰、口才好,是许多人对她的第一印象。   与杨妞花接触几天后,我看到她耐心和温情的一面。二审开庭时,很多被拐儿童的家长赶来贵阳,等待二审判决结果。杨妞花不富裕,但还是为几个家长订了酒店;有些家长拉着她咨询,她回答了一个又一个问题,看不出一丝不耐烦。   回到贵州织金老家,围坐在火炉旁,她和亲人闲聊。悲情的味道淡了,她更显活泼、幽默,跟姐姐“互损”。   这是一个被拐多年的女孩寻找“我是谁”的答案的故事,也是关于她的成长、救赎与重生的故事。   多年来,杨妞花一直听人说自己是“被父母卖掉的孩子”,生活中的温情少之又少。当她找到家后,知道父母很爱自己,家乡的亲友也盼着自己回来,心结解开了,但留下的遗憾是:她永远无法再见父母一面。   我很好奇,她被卖到河北邯郸后遭受许多磨难,为何还能看起来如此阳光?这究竟是怎样的生命力啊?   杨妞花说,小时候在邯郸被奶奶打时,她就努力回忆爸爸妈妈如何对自己好,用回忆来温暖现实。她一直在给自己寻找活着的理由,她思念父母,她想回家。结婚后,生活稳定下来,她的精神状况得以复原。杨妞花自嘲:“我就是打不死的小强。”   二十多年来,她一直记得人贩子余华英的名字和相貌。两年前,她凭着超强的记忆力,找到了家,又给警方提供了人贩子的姓名、描述出人贩子的长相。警方奔波数地,找到了人贩子。杨妞花在十几张照片中,一眼认出了她。她又一次次走访中间人,找到更多被余华英拐卖的孩子。人贩子最终被送上法庭,接受法律的审判。   一次接受采访时,她说:“我不想当打拐斗士,但是不得不当。”   认亲之后两年来,她一次次在公众面前露面,变得更加勇敢。她说,以前想说又不敢说的话,现在敢直接说了。她习惯打扮得漂亮得体,有次接受采访时,杨妞花苦笑:“因为我长得不惨,很多人质疑我炒作。”对此,她一笑置之。   也有人说,假如余华英没有拐走她,以姐妹俩出色的成绩,她们可能上很好的大学,过另一种截然不同的人生。   人生没有“假如”,打拐的故事还远远没有终结。在“宝贝回家”贵阳新站点,贴了满墙的寻人启事。   愿天下无拐。杨妞花说,只要有需要,她就会站出来。   她希望继续向前走。不为别的,就是为了父母当时拼死找她,她得好好活着,才能报答这份爱。   中青报・中青网记者 李雅娟 来源:中国青年报

分享:

扫一扫在手机阅读、分享本文

网友评论